選題,是根據地方綜合年鑒框架規定的范圍和當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選定條目撰寫的題材。條目選題要從題材的社會價值和存查價值出發,滿足讀者的實際需要。選題是否得當,不僅關系到條目質量的優劣,而且也關系到地方綜合年鑒性質的體現和功能的發揮。
一、選題原則
(一)客觀性
客觀,即實事求是??陀^事實是確定選題的唯一根據,要一分為二,忠實記錄。一是去偽存真,保證所載錄的全部資料和數據都準確無誤,把握所選內容,以確保其真實可靠。二是擇要而錄,對材料進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選擇。對所反映的領域或行業一年內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估量,從中選出有重大社會價值和重要資料價值的題材。三是不回避有鏡鑒作用的負面信息。對于一些社會熱門話題、突發事件、重大失誤、腐敗現象、災難事故等,應有客觀的記錄。
(二)連續性
地方綜合年鑒逐年編纂,反映某領域、某行業、某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選題應注重連續性。選題的連續性要求設置主題相同的部分固定條目,這些條目相對穩定,每年設置同一主題,逐年注入新信息、更新資料內容,使讀者能縱向對比,把握歷史的發展脈絡。如工商行政管理分目的企業登記條目、物價管理分目的市場物價條目,都應是固定條目和基本選題,其記述的內容和數據資料都應注意與上年度地方綜合年鑒對應。對一些跨年度重大工程、重要活動個案,也可設置記事條目多年連續反映。這樣通過不同年份同一標題或同一事件內容的比較,可以看到某一事物在一個時期內發展變化的全過程。
(三)新穎性
條目選題的新穎性主要是對于非穩定的單一記事條目而言。這類條目以年度內的新事、特事等動態信息為記述對象,選題選材追求鮮活,講究特色,突出反映新事物、新舉措、新情況、新特點、新變化、新趨勢、新經驗。這類條目從標題到內容都是新的,并成為條目的主體。條目題材注重新穎性,能使年鑒常編常新、年年有新鮮感。
(四)實用性
地方綜合年鑒為現實服務,為讀者服務,條目選題應當以讀者的實際需要為目的。要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問題,從讀者閱讀檢索愿望的角度出發,按照讀者對信息資料的關注程度選擇題材,盡量選收讀者普遍關注、查檢率較高的題材。如《廣東年鑒》設置的信訪類條目,既反映信訪部門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數量、群眾到省信訪情況、群眾進京上訪情況等總體情況,還重點反映群眾信訪反映的主要問題。對這些問題用翔實的事實數據分項記載,為領導決策、學者研究、了解民情等提供了難得的資料。條目選題要盡量減少對日常工作、日常事務的記述,如單位內部例行的各種會議,與職能業務關系不大的活動,部門機構的隊伍建設、宣傳工作、人員培訓、達標晉級等等。
二、選題標準
(一)條目記述的重點
一般認為,年鑒的內容重點或記述重點=基礎信息+大事要聞。[1]所謂“基礎信息”,是讀者了解一個地域基本情況必須掌握的重要資料,是讀者進一步調查研究的基礎和重要參照。它由基本情況、基本指標數據兩個方面的資料構成?;A信息在地方綜合年鑒中的表現形式主要是綜合情況類目(概況、總述)和其他百科類目中的綜述、概況條目。所謂“大事要聞”,就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涉及面廣、具有新意的大事、要事、新事、特事。條目選題要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湊,重要必錄、次要不收,取新舍舊、特事當立。
(二)條目選題通用標準
一是需要連續反映的各地、各部門、各行業、各單位的基本情況。這些基本情況,是讀者了解某地、某部門、某行業、某單位的窗口,是認識相應社會領域的基本資料。應把當地各個社會領域的基本情況作為地方綜合年鑒首選條目,建立概全率較高、層次豐富的“概況”系統,以增強其綜合反映能力?;厩闆r條目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地方概覽性的基本資料,如歷史、地理、環境、氣候、水文、資源、物產、人口、民族、語言、宗教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主要機構、負責人的概況。第二類為下轄行政區域的地方概況,如省級年鑒的各地、市概況,地級市年鑒的各區、縣概況,縣、區年鑒的各鎮、街概況。這些概況資料,一般不會像概覽性資料那樣細分,只對經濟、社會、文化等大類做概要性介紹。第三類為部門、行業的基本情況,包括部門、行業本身的概況和部門所屬的職能性工作、大行業下的分支行業的概況兩個層次。如《廣西年鑒(2012)》工業類目中除設工業綜述外,還在制糖工業、機械工業、汽車工業、冶金工業、電力工業、卷煙工業、有色金屬工業、石油化學工業、建材工業9個分目中設立概況條目。
二是當年已取得實績的重點工作、重要舉措,發生的重要活動、重大工程建設,或其他突出成果。一般來說,這些工作、舉措、活動、工程、成果都屬于年度大事、要事的范疇,不少還是新事、特事,往往反映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特征。另外,從年度性和紀實性特點出發,一般只對有實績的活動立目反映。如《廣州年鑒(2013)》交通運輸和郵政業類目下的鐵路運輸分目,設京廣高鐵開通運營、廣珠鐵路開通運營、廣珠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梅州至廣州東增開城際列車、廣州至長沙城際快捷班列開行等單一性記事條目,記述廣州鐵路運輸發展的年度重要事件。
三是當年發生的重大社會事件或自然現象。社會事件或自然現象多為偶發,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年度特點更強,能引起讀者的關注,是立目不可忽視的重要選題。對這類資料主題的篩選,應著眼于它的社會影響和社會作用,增強地方綜合年鑒反映社會現實的能力,同時注意從積極作用方面入手,提高地方綜合年鑒內容的正能量和借鑒意義。如《廣州年鑒(2004)》所設抗擊“非典”專輯系列條目,《南海年鑒(2012)》所設“小悅悅事件”引發全民道德大討論條目。重大自然現象往往與氣象、地質等自然災害關聯度較大,條目選題要特別注意篩選那些社會影響大,對工農業生產和群眾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現象立目設條。
四是當年獲得一定級別榮譽稱號的單位、個人或事物。設條立目要考慮獎勵的代表性,設立入鑒標準。一是要甄別獎項的性質。目前社會獎項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為黨政領導機關、人民團體頒發的獎勵,第二類為學會、協會等群眾組織頒發的獎勵,第三類為個別傳媒或某項活動組織方頒發的獎勵。其中,第一類獎勵為官方、半官方機構發出,權威性高,應關注并從中選題立目。對第二類獎勵,可采選公信度高、社會反映良好的群眾組織獎項。第三類獎勵有時魚龍混雜、商業味濃、獎勵面寬濫,應慎重對待。二是堅持選收高層次獎項。選題立目時,應著重收載本地域最高層次及以上的獎勵。如地市級綜合年鑒,收載范圍應是本市的最高獎勵及省、國家部級以上的獎勵。三是對同一獎勵不同得主進行集中反映。有些獎勵,本地域多人獲得,如果由各部門分別立目反映,不僅資料分散,而且容易交叉重復。集中設條反映,可密集信息,節約篇幅,使內容更突出。
五是具有社會歷史意義和長久存查價值的其他重要信息資料。比如,一些有知識價值、能開拓讀者知識面、使讀者增知益智的事物,或者啟發人們創造思維的事物的資料;能對一些類目基本情況做補充說明,對概況類條目中不可能述及的情況從另一角度做綜合反映的資料;反映政法部門工作及社會狀況的典型案例資料;轉載其他報刊的文章來反映當地內容的資料;根據原始文獻(規章、辦法、規劃、條例等)做文摘式整理加工、做濃縮介紹的資料。這些資料具有實用價值,又有存史價值,是條目選題的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