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方志專家沈永清先生的“提升分志稿撰寫質量的思考”一文指出,分志稿質量高下決定志書優劣,撰寫者應明其內涵、悉其體例、精其文體文風,明確記述內容與要求。相信方志工作者會從文章中有所收益的。
“高屋建瓴寫概述,總攬全局統村史——新村志概述寫作之我見”一文,對撰寫好村志的“概述篇”有新見解,暨除作者應具備一定的素質能力外,必須熟悉掌握全志內容,綜合分析,高度提煉,全面概括,靈活運用各種寫作與表現形式。村志編寫者應學習接見。
“黑城的站赤——漫談亦集乃路所轄納憐道驛站”一文讀后,使讀者對元代亦集乃路所轄驛站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了解。額濟納旗黑城(哈拉浩特)為元代亦集乃路治所遺址,是納憐道必經之地。處于黑城的元代文書,彌補了史籍記載的空缺與不足。
“抗日第一槍——‘中村事件’”記述了中國軍人處決日本軍事間諜中村震太郎的事件。披露了一些鮮為人知的過程和細節。中國人民反對一切外來侵略的意志和決心永遠不會改變。
“老淘和四胡的故事”一文,為我們講述了陶特格先生對蒙古族四胡樂器的鐘愛和發揚光大“四胡文化”的感人故事。
《史海鉤沉》和《盟市園地》中的一些文章極富史料價值,人物事情記述客觀到位,可讀性強,引人入勝。
主編:楊澤榮
201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