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方志工作者張晨的“地方志工作法治化探究”一文辟言,地方志工作法治化要經歷“方志法制”和“方志法治”兩個階段。地方志工作法治化的基本內涵也應由“依法修志”轉型為“依法治志”?!耙婪ㄐ拗尽币缘胤街揪幮薰ぷ鳛榛A,而“依法治志”立意于社會主義新方志事業,是發展趨勢和時代要求。力求通過方志事業管理工作體制創新來實現地方志事業新局面。
“元帥行吟內蒙古”,寫的是朱德、陳毅、葉劍英三位元帥于60年代曾分別來內蒙古視察工作,期間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些詩篇,將寫景、抒情、言志有機結合起來,自然質樸、大氣磅礴、意境深遠,令人嘖嘆。
“侯一民:設計人民幣的蒙古族畫家”一文,使讀者領略了大師的風采與風范,他是中國第一代油畫家的杰出代表;第三、四套人民幣人物與風景繪畫的創作者;大師是不賣畫的畫家。他操守“最老的傳統,也是最新的觀念,就是藝術要為人民!”
學術文章“達斡爾族村名的文化內涵”,從地名學、語言人類學、民族學的視角,對達斡爾族村民文化內涵作了有益探討。彰顯民族文化研究價值。
《史海鉤沉》中的幾篇文章,據實記述,力避浮泛,值得讀引。
主編:楊澤榮
201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