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卷
【內蒙古集通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領導名錄】
總 經 理:白斯楞(蒙古族)
副 書 記:蘇 南(蒙古族)
副總經理:賈兆恒
程汝利
王貴忠
紀委書記:朱憲文
工會主席:陳 玉
【經營目標】 是年集通公司堅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圍繞運輸生產這一重心,深化運輸改革,優化運輸組織,拓展運輸市場,強化經營管理,全線完成貨運量738萬噸,為年度計劃700萬噸的 105.3%,與上年731萬噸相比增長0.85%;客運量完成30.5萬人(次),為年度計劃24.2萬人(次)的126%,較上年的26.3萬人(次)增長16%。主營業務收入完成51 536.5萬元,為年度計劃50 448萬元的102.2%;主營業務支出47 406.5萬元,為年度計劃46 748萬元的101.4%;主營業務收支相抵后,實現主營利潤4 130萬元,加上多種經營利潤1 395萬元,公司實現總利潤5 525萬元。1998年公司按規定如期償還世界銀行貸款本息共計1.17億元人民幣。
【運輸生產】 是年,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煤炭市場疲軟,營銷困難。公司各單位、各部門以增運提效為目的,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采取有效措施,抓住貨源回升的有利時機,大力組織增運補欠,排除來自市場變化、競爭激烈、洪水災害等方方面面的沖擊,不僅有效地遏制運量下滑的局面,并且使下半年貨運量保持平穩上升的態勢,穩定公司經濟持續增長的局面。一是精心組織通過運量安全快捷輸送。二是從擴大運量著手,用好政策,巧抓機遇,多方爭取,組織貨源,管內貨物發送創出最好成績。全年全線裝車完成28 387車,發送貨物166.3萬噸。較上年有大幅度增長。三是完善自備車管理辦法,精心組織好自備車運輸,提高自備車利用率。四是積極開拓東北煤炭市場,擴大煤炭銷售量。五是以實施“魚刺經濟”戰略為導向,以增加運量為前提,積極組織好管內及周邊地區的鐵路運輸。六是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吸引運量,本著減少層次,簡化手續,方便貨主的原則,在不違反國家政策和運輸原則下,采取“兩結合、四優先”辦法,即急運先批與市場需求相結合,集中審批與電話預批相結合(主要考慮空車因素);國家統一調配物資優先,貧困地區物資優先,支農物資優先,公司內部建設物資優先。進一步加大貨運計劃審批的靈活性,最大限度地滿足沿線各廠礦企業和集通線周邊輻射地區對鐵路運輸的需求。七是加強客運組織管理,優質服務,樹立良好的集通鐵路形象,取得很好的客運成績。八是實現貨運工作的新突破。九是保證提速和新圖的實施。
【安全基礎整頓】 年內,針對運輸設備技術含量低、安全靠人為控制比重大的實際情況,各單位、各部門圍繞“運輸安全暢通”這一主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突出以安全基礎建設和關鍵作業、關鍵部位的控制為重點,落實“圍殲”旅客列車事故措施,規范和強化“車機聯控”等工作,加強站車安全管理,強化旅客列車防火防爆工作,加大“三品”堵查力度,消除大量隱患確保旅客列車和旅客的絕對安全。同時還制訂和完善一系列安全規章制度,通過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使安全生產逐步步入有序可控、穩步發展的軌道,保證線路暢通及運輸生產正常進行。
【基礎設施改進】 為加強設施質量,提高運營效率,擴大運輸能力,適應公司日益發展壯大的需要,在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投入資金8 707萬元,對基礎設施逐步進行更新改造。其中:投資2 100萬元,建設完成興和至白旗給水配套工程,該工程日供水量可達3 000噸,保證該地區生產生活用水;投資1 000萬元,建成熱水培訓中心;投資500萬元,修建大板、白旗地區活動中心;投資800萬元,續、擴建五個會讓站和商都煤場;投資2 100多萬元,用于線路、電務、衛生設備改造,購置10臺機車以及基礎設施。這些設施 的增強,為運輸生產提供了保證。
【多種經營】 年內,多經工作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公司工 作實際提出以煤炭營銷為龍頭,以實施“魚刺經濟”戰略為重點,多元開發,集約經營,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經營戰略方針。按照這一方針,對多經分公司進行適當的調整、整頓和重組,撤銷部分行業不景氣、經營效益差的分公司,按照雙方選擇的原則分流人員。各多經分公司,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開拓市場,強化經營管理,嚴格控制成本支出,推進集約經營,取得較好的經營效益。是年多種經營實現利潤1 395萬元,為公司還貸和發展做出很大貢獻。
【改制上市工作】 集通公司在幾年資產經營中已取得顯著成績,正在走向內涵和外延相結合的良性發展軌道,具備上市發行股票、進入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條件。經過一年來的積極努力,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完成公司整體上市和申請A股發行資格的預選材料;做募集資金擬投項目的調研、可行性論證、報批立項等工作;深入考察,分析論證擬投資項目的盈利預測、開發潛力及發展前景等工作;向鐵道部、自治區政府匯報上市工作情況,并呈遞上市預選材料,取得一定成果,在各方面已造成一定聲勢。公司上市發行股票的候選資格已得到鐵道部認可。
【“魚刺經濟”發展戰略】 以增加運量為前提,開發沿線經濟資源,是集通鐵路最富有生命力的經濟增長點。為做好這項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提出“魚刺經濟”發展戰略,并確定以黃崗路礦綜合開發項目為龍頭,搞好沿線經濟資源開發,實施“魚刺經濟”戰略的目標。經過積極努力,2月向自治區計委呈報《關于報送修建黃崗梁鐵錫礦鐵路專用線項目建議書的報告》,自治區計委已批準立項;4月實施運輸科爾沁油田原油項目,6月到錫盟為修建錫桑鐵路進行調查。
【精神文明建設】 按照公司黨委《關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安排意見》,圍繞運輸生產中心工作,對干部職工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技能教育,全面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狠抓人員思想素質的提高。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糾正不正之風,查處以權謀私等問題。廣大干部職工牢記宗旨,無私奉獻,為旅客排憂解難,為貨主熱情服務,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為培養職工敬業、愛崗、開拓創新精神,樹立比、學、趕、幫、超對象,積極開展評先”和各項勞動競賽活動。從公司機關到站段都設置宣傳欄、學習園地、文明陣地、光榮榜等。在“元旦”和“五一”、“十一”期間,先后組織各種文體活動,活躍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激發職工愛集通、做貢獻的熱情,提高主人翁責任感。
(王吉春)
【內蒙古集通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領導名錄】
總 經 理:白斯楞(蒙古族)
副 書 記:蘇 南(蒙古族)
副總經理:賈兆恒
程汝利
王貴忠
紀委書記:朱憲文
工會主席:陳 玉
【經營目標】 是年集通公司堅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圍繞運輸生產這一重心,深化運輸改革,優化運輸組織,拓展運輸市場,強化經營管理,全線完成貨運量738萬噸,為年度計劃700萬噸的 105.3%,與上年731萬噸相比增長0.85%;客運量完成30.5萬人(次),為年度計劃24.2萬人(次)的126%,較上年的26.3萬人(次)增長16%。主營業務收入完成51 536.5萬元,為年度計劃50 448萬元的102.2%;主營業務支出47 406.5萬元,為年度計劃46 748萬元的101.4%;主營業務收支相抵后,實現主營利潤4 130萬元,加上多種經營利潤1 395萬元,公司實現總利潤5 525萬元。1998年公司按規定如期償還世界銀行貸款本息共計1.17億元人民幣。
【運輸生產】 是年,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煤炭市場疲軟,營銷困難。公司各單位、各部門以增運提效為目的,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采取有效措施,抓住貨源回升的有利時機,大力組織增運補欠,排除來自市場變化、競爭激烈、洪水災害等方方面面的沖擊,不僅有效地遏制運量下滑的局面,并且使下半年貨運量保持平穩上升的態勢,穩定公司經濟持續增長的局面。一是精心組織通過運量安全快捷輸送。二是從擴大運量著手,用好政策,巧抓機遇,多方爭取,組織貨源,管內貨物發送創出最好成績。全年全線裝車完成28 387車,發送貨物166.3萬噸。較上年有大幅度增長。三是完善自備車管理辦法,精心組織好自備車運輸,提高自備車利用率。四是積極開拓東北煤炭市場,擴大煤炭銷售量。五是以實施“魚刺經濟”戰略為導向,以增加運量為前提,積極組織好管內及周邊地區的鐵路運輸。六是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吸引運量,本著減少層次,簡化手續,方便貨主的原則,在不違反國家政策和運輸原則下,采取“兩結合、四優先”辦法,即急運先批與市場需求相結合,集中審批與電話預批相結合(主要考慮空車因素);國家統一調配物資優先,貧困地區物資優先,支農物資優先,公司內部建設物資優先。進一步加大貨運計劃審批的靈活性,最大限度地滿足沿線各廠礦企業和集通線周邊輻射地區對鐵路運輸的需求。七是加強客運組織管理,優質服務,樹立良好的集通鐵路形象,取得很好的客運成績。八是實現貨運工作的新突破。九是保證提速和新圖的實施。
【安全基礎整頓】 年內,針對運輸設備技術含量低、安全靠人為控制比重大的實際情況,各單位、各部門圍繞“運輸安全暢通”這一主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突出以安全基礎建設和關鍵作業、關鍵部位的控制為重點,落實“圍殲”旅客列車事故措施,規范和強化“車機聯控”等工作,加強站車安全管理,強化旅客列車防火防爆工作,加大“三品”堵查力度,消除大量隱患確保旅客列車和旅客的絕對安全。同時還制訂和完善一系列安全規章制度,通過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使安全生產逐步步入有序可控、穩步發展的軌道,保證線路暢通及運輸生產正常進行。
【基礎設施改進】 為加強設施質量,提高運營效率,擴大運輸能力,適應公司日益發展壯大的需要,在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投入資金8 707萬元,對基礎設施逐步進行更新改造。其中:投資2 100萬元,建設完成興和至白旗給水配套工程,該工程日供水量可達3 000噸,保證該地區生產生活用水;投資1 000萬元,建成熱水培訓中心;投資500萬元,修建大板、白旗地區活動中心;投資800萬元,續、擴建五個會讓站和商都煤場;投資2 100多萬元,用于線路、電務、衛生設備改造,購置10臺機車以及基礎設施。這些設施 的增強,為運輸生產提供了保證。
【多種經營】 年內,多經工作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公司工 作實際提出以煤炭營銷為龍頭,以實施“魚刺經濟”戰略為重點,多元開發,集約經營,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經營戰略方針。按照這一方針,對多經分公司進行適當的調整、整頓和重組,撤銷部分行業不景氣、經營效益差的分公司,按照雙方選擇的原則分流人員。各多經分公司,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開拓市場,強化經營管理,嚴格控制成本支出,推進集約經營,取得較好的經營效益。是年多種經營實現利潤1 395萬元,為公司還貸和發展做出很大貢獻。
【改制上市工作】 集通公司在幾年資產經營中已取得顯著成績,正在走向內涵和外延相結合的良性發展軌道,具備上市發行股票、進入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條件。經過一年來的積極努力,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完成公司整體上市和申請A股發行資格的預選材料;做募集資金擬投項目的調研、可行性論證、報批立項等工作;深入考察,分析論證擬投資項目的盈利預測、開發潛力及發展前景等工作;向鐵道部、自治區政府匯報上市工作情況,并呈遞上市預選材料,取得一定成果,在各方面已造成一定聲勢。公司上市發行股票的候選資格已得到鐵道部認可。
【“魚刺經濟”發展戰略】 以增加運量為前提,開發沿線經濟資源,是集通鐵路最富有生命力的經濟增長點。為做好這項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提出“魚刺經濟”發展戰略,并確定以黃崗路礦綜合開發項目為龍頭,搞好沿線經濟資源開發,實施“魚刺經濟”戰略的目標。經過積極努力,2月向自治區計委呈報《關于報送修建黃崗梁鐵錫礦鐵路專用線項目建議書的報告》,自治區計委已批準立項;4月實施運輸科爾沁油田原油項目,6月到錫盟為修建錫桑鐵路進行調查。
【精神文明建設】 按照公司黨委《關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安排意見》,圍繞運輸生產中心工作,對干部職工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技能教育,全面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狠抓人員思想素質的提高。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糾正不正之風,查處以權謀私等問題。廣大干部職工牢記宗旨,無私奉獻,為旅客排憂解難,為貨主熱情服務,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為培養職工敬業、愛崗、開拓創新精神,樹立比、學、趕、幫、超對象,積極開展評先”和各項勞動競賽活動。從公司機關到站段都設置宣傳欄、學習園地、文明陣地、光榮榜等。在“元旦”和“五一”、“十一”期間,先后組織各種文體活動,活躍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激發職工愛集通、做貢獻的熱情,提高主人翁責任感。
(王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