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卷
【領導名錄】
市委書記:胡匡敬
人大常委會主任:全繼民
市 長:魏仿志
政協主席:白金蘭
【概述】 臨河市位于自治區西部的河套平原腹部。隸巴彥淖爾盟,為盟府所在地。市轄4鎮、16鄉、161個村民委員會,城區9個街道辦事處、73個居民委員會。全市總人口484 720人,其中農業人口298 486人,非農業人口186 234人。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34.2億元,比上年增長11.6%,高于全區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7.6億元,比上年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11.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 167元,比上年增長8%。全年社會勞動生產率14 684元/人,比上年提高12.2%。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1億元,比上年增長8.9%??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3%。全年商品零售價格總體水平比上年下降4.4%。財政收入13 975萬元,比上年增長11.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 612元,比上年增加50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 438元,比上年增加245元。
【牧業】 獲得全面豐收,農業增加值實現12.52億元,比上年增長6.7%。糧食總產量43.1萬噸,比上年增加1 511噸,其中小麥總產23.6萬噸,玉米總產18.8萬噸,油料總產6.05萬噸。林業穩步發展,全年造林面積4 480萬噸,撫育面積11 090公頃,與上年持平。畜牧業再獲豐收,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頭數119.67萬頭(只),比上年增加4.58萬頭(只),增長4%;大小畜總頭數32.88萬頭(只),比上年增長1.7%;生豬36.79萬口(只),比上年增加3.18萬口,增長9.4%;良種及改良種頭數占牲畜總頭數的89%。大小畜商品率39%,生豬出欄率64%。漁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全年水產品產量達1 550噸,比上年增長14.8%。農牧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加強。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5.4萬千瓦小時,增長1.03%;有效灌溉面積190.9萬畝,與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純量)59 971噸,比上年下降3.8%;農村用電量3 516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5.2%。
【工業 建筑業】 臨河地區工業增加值6.41億元,比上年增長 17.9%,其中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4.39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全年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6.7%,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67.07%,比上年提高2.17個百分點。經濟效益逐步回升。全年建筑業增加值1.23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國有施工企業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5.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兩倍。國有建設施工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38 277元/人,比上年增長92.5%。
【固定資產投資】 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8 821萬元,比上年增長56.8%。其中:基本建設投資32 373萬元,比上年增長63.7%;更新改造4 023萬元,比上年增長2.7%;商品房投資2 110萬元,比上年增長98.3%。投資結構達到合理調整,固定資產用于基礎產業,基礎設施、住宅建設的投資繼續加大,比重上升。全年投資7 000多萬元,完成防洪堤拓寬加固工程。用于城市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科技推廣等重點項目近2 000萬元,促進全市經濟健康發展。
【對外開放】 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托,實施外向發展戰略,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完成外引內聯項目57個,其中外資項目8個,內聯項目49個,引進區外資金18 158萬元,比上年增長14倍,引進國(境)外資金1 382.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6倍,居全盟之首。臨河地區有三資企業7家,享有進出口自營權的企業11家,分別是維信羊絨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維信深喜有限公司、新河玉米淀粉有限責任公司、翰港紙塑有限公司、怡慶食品有限公司、華源羊絨制品有限公司、雙河羊絨制品有限公司、宇龍羊絨制品有限公司、河港商城、恒豐集團、昌河飼料發展有限公司。全市已與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濟貿易關系。
【私營經濟】 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的總量迅速增加,規模、效益顯著提高。全市全年新發展私營企業119戶,較上年同期增加20%,達到701戶,從業人數7 794人,比上年增加13%,投資者人數1 815人,比上年增加9%,注冊資金19 749萬元,比上年增加48%,實現總產值13 737萬元,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302戶,比上年增加12%,社會服務業119戶,比上年增加18%,制造業235戶,比上年增加27%;城鎮私營企業戶數529戶,比上年增加22%,占全市企業總戶數的75%,農村私營企業戶數172戶,比上年增加13%,占總戶數的25%。城鄉個體工商戶達到20 063戶,從業人員41 273人,注冊資金14 920萬元,實現總值3 620萬元,年銷售總額(或營業收入)實現56 126萬元。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共上繳稅金2 888萬元。個體私營經濟已經成為城鎮經濟的主體,在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和財政收入、安排就業、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財政 金融 保險】 全年財政總收入13 975萬元,比上年增長 11.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 352萬元,增長12.3%。財政支出15 993萬元,比上年增長13.4%。各項存款和貸款均有明顯增加。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7.74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其中企業存款余額3.4億元,比上年增長6.3%;各項貸款余額27.1億元,比上年下降5.6%(短期貸款23億元,比上年下降8.7%;中長期貸款3.4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末余額23.7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其中城鎮居民存款余額18.6億元,增長33.8%,農村居民存款余額5.1億元,下降17.7%。全市保險費收入3 204萬元,增長20.1%,其中財政險收入1 495萬元,人身險收入1 709萬元。全年保險業賠付額875萬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財產險賠付707萬元,人身險賠付額168萬元。
【文化 衛生 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事業機構7個,從業人員455人,共有文化館站30個,圖書館2個,檔案館2個,電視混合覆蓋率達到80%以上。全市共有衛生機構43個,市區有市醫院、保健院、防疫站、衛生職業技術學校和6所街道醫院,農村有市第二醫院、4所中心衛生院、15所鄉鎮醫院和163個村衛生室。全市15所鄉鎮醫院達到三項建設標準,達標率90%。年末擁有醫療床位1 766張,全市萬人擁有床位36.4張,門診達到582 47人次,住院達到15 410人次。衛生事業人員3 51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 728人。教學事業在注重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繼續鞏固和發展,少數民族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形成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全市擁有各類學校230個,其中高等學校3所,中等專業學校7所、普通中學20所,特殊學校1所,職業中學25所,小學174所,幼兒園105所。在校學生9l 378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l 348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生3 895人,普通中學在校生29 052人,職業中學在校生11 553人,小學在校生46 646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98人;畢業班學生畢業率100%,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學齡前兒童入學率100%。
【人口 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人口484 720人,其中農業人口 298 486人,非農業人口186 234人??側丝诒壬夏暝黾?4 934人,增長3.2%。全市人口出生率12.56‰,比上年下降0.74個千分點;計劃生育率為99%,綜合節育率為92.5%。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繼續得到改善。全市城鎮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4 612元,增加501元,增長12.2%,考慮價格下降因素,實際增長16.6%;農民人均純收入2 438元,比上年增加248元,實際增長11.2%。全年職工工資總額為35 674萬元,比上年增長12.1%;全市人均工資4 892元,比上年增長12.05%,其中:企業職工平均工資4 891元,事業單位人均工資4 969元,國家機關人均工資4 713元。
【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自治區政府批準建立的省級開發區。創建于1992年,規劃總面積8 389畝,由萬豐、宏興、章嘉廟三片組成,其中萬豐區位于市區西部,作為整個開發區的啟動區,總面積5 389畝,為無污染的加工企業和高新技術開發區。按照“統一規劃、綜合開發、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設、分期實施”的工作方針,堅持“以地為本、自費開發、滾動發展”的原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先行開發萬豐片,將其作為啟動區。建區6年來,不斷加強硬環境建設,累計投資近5 100萬元,先后開通4條主干道。鋪設黑色路面12萬平方米,長9公里。開通2 000對程控電話,開辟8條綠化帶,建成開發區公園和游樂園。高標準花園小區正在建設之中。完成并啟動長達1公里,建筑面積17 680平方米農民商業一條街。開發區堅持科技為先導,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重點,以推動全盟、全市經濟騰飛和產業整體優化為總體戰略,利用“外資、外智、外力”,堅持內引外聯、外引內聯、雙向開放、共同發展的原則,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招商引資,因地制宜,走“大中小”一齊上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路子。至年底,共引進企業148家,私營門點276戶,引進資金7.5億元,從業人員6 000人,累計實現產值30億元,實現利稅累計2.4億元,上繳稅金2 700多萬元。1998年實現產值8.6億元,實現利稅7 200萬元,上繳稅金650萬元,出口創匯1.2億元。該區已基本上形成羊絨分梳加工,糧油飼料加工、飲料食品加工、建筑建材加工、汽車修配貿易5大系列。主要產品有100多種,以無毛絨、絨毛制品、飼料、雕漆家俱、玻璃、番茄醬、瓜籽等產品為代表的一批拳頭產品,受到國內外消費者青睞。維信羊絨制品,昌森、豐河瓜籽,宇龍、戎霸羊絨制品,古藝雕刻等10多種產品,榮獲國家、自治區名優產品和名優商標,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及國際獎金。開發區名優產品和名優商標,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及國際獎金。開發區經濟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總體實力得到不斷增加。上年12月萬豐開發區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示范區”。開發區多次被評為自治區、盟、市招商引資先進單位、發展鄉鎮企業和管理先進單位。自治區主要領導、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和其它省市及地區領導先后來開發區視察,受到好評。
(高智常)
【領導名錄】
市委書記:胡匡敬
人大常委會主任:全繼民
市 長:魏仿志
政協主席:白金蘭
【概述】 臨河市位于自治區西部的河套平原腹部。隸巴彥淖爾盟,為盟府所在地。市轄4鎮、16鄉、161個村民委員會,城區9個街道辦事處、73個居民委員會。全市總人口484 720人,其中農業人口298 486人,非農業人口186 234人。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34.2億元,比上年增長11.6%,高于全區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7.6億元,比上年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11.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 167元,比上年增長8%。全年社會勞動生產率14 684元/人,比上年提高12.2%。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1億元,比上年增長8.9%??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3%。全年商品零售價格總體水平比上年下降4.4%。財政收入13 975萬元,比上年增長11.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 612元,比上年增加50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 438元,比上年增加245元。
【牧業】 獲得全面豐收,農業增加值實現12.52億元,比上年增長6.7%。糧食總產量43.1萬噸,比上年增加1 511噸,其中小麥總產23.6萬噸,玉米總產18.8萬噸,油料總產6.05萬噸。林業穩步發展,全年造林面積4 480萬噸,撫育面積11 090公頃,與上年持平。畜牧業再獲豐收,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頭數119.67萬頭(只),比上年增加4.58萬頭(只),增長4%;大小畜總頭數32.88萬頭(只),比上年增長1.7%;生豬36.79萬口(只),比上年增加3.18萬口,增長9.4%;良種及改良種頭數占牲畜總頭數的89%。大小畜商品率39%,生豬出欄率64%。漁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全年水產品產量達1 550噸,比上年增長14.8%。農牧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加強。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5.4萬千瓦小時,增長1.03%;有效灌溉面積190.9萬畝,與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純量)59 971噸,比上年下降3.8%;農村用電量3 516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5.2%。
【工業 建筑業】 臨河地區工業增加值6.41億元,比上年增長 17.9%,其中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4.39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全年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6.7%,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67.07%,比上年提高2.17個百分點。經濟效益逐步回升。全年建筑業增加值1.23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國有施工企業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5.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兩倍。國有建設施工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38 277元/人,比上年增長92.5%。
【固定資產投資】 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8 821萬元,比上年增長56.8%。其中:基本建設投資32 373萬元,比上年增長63.7%;更新改造4 023萬元,比上年增長2.7%;商品房投資2 110萬元,比上年增長98.3%。投資結構達到合理調整,固定資產用于基礎產業,基礎設施、住宅建設的投資繼續加大,比重上升。全年投資7 000多萬元,完成防洪堤拓寬加固工程。用于城市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科技推廣等重點項目近2 000萬元,促進全市經濟健康發展。
【對外開放】 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托,實施外向發展戰略,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完成外引內聯項目57個,其中外資項目8個,內聯項目49個,引進區外資金18 158萬元,比上年增長14倍,引進國(境)外資金1 382.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6倍,居全盟之首。臨河地區有三資企業7家,享有進出口自營權的企業11家,分別是維信羊絨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維信深喜有限公司、新河玉米淀粉有限責任公司、翰港紙塑有限公司、怡慶食品有限公司、華源羊絨制品有限公司、雙河羊絨制品有限公司、宇龍羊絨制品有限公司、河港商城、恒豐集團、昌河飼料發展有限公司。全市已與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濟貿易關系。
【私營經濟】 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的總量迅速增加,規模、效益顯著提高。全市全年新發展私營企業119戶,較上年同期增加20%,達到701戶,從業人數7 794人,比上年增加13%,投資者人數1 815人,比上年增加9%,注冊資金19 749萬元,比上年增加48%,實現總產值13 737萬元,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302戶,比上年增加12%,社會服務業119戶,比上年增加18%,制造業235戶,比上年增加27%;城鎮私營企業戶數529戶,比上年增加22%,占全市企業總戶數的75%,農村私營企業戶數172戶,比上年增加13%,占總戶數的25%。城鄉個體工商戶達到20 063戶,從業人員41 273人,注冊資金14 920萬元,實現總值3 620萬元,年銷售總額(或營業收入)實現56 126萬元。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共上繳稅金2 888萬元。個體私營經濟已經成為城鎮經濟的主體,在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和財政收入、安排就業、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財政 金融 保險】 全年財政總收入13 975萬元,比上年增長 11.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 352萬元,增長12.3%。財政支出15 993萬元,比上年增長13.4%。各項存款和貸款均有明顯增加。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7.74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其中企業存款余額3.4億元,比上年增長6.3%;各項貸款余額27.1億元,比上年下降5.6%(短期貸款23億元,比上年下降8.7%;中長期貸款3.4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末余額23.7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其中城鎮居民存款余額18.6億元,增長33.8%,農村居民存款余額5.1億元,下降17.7%。全市保險費收入3 204萬元,增長20.1%,其中財政險收入1 495萬元,人身險收入1 709萬元。全年保險業賠付額875萬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財產險賠付707萬元,人身險賠付額168萬元。
【文化 衛生 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事業機構7個,從業人員455人,共有文化館站30個,圖書館2個,檔案館2個,電視混合覆蓋率達到80%以上。全市共有衛生機構43個,市區有市醫院、保健院、防疫站、衛生職業技術學校和6所街道醫院,農村有市第二醫院、4所中心衛生院、15所鄉鎮醫院和163個村衛生室。全市15所鄉鎮醫院達到三項建設標準,達標率90%。年末擁有醫療床位1 766張,全市萬人擁有床位36.4張,門診達到582 47人次,住院達到15 410人次。衛生事業人員3 51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 728人。教學事業在注重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繼續鞏固和發展,少數民族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形成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全市擁有各類學校230個,其中高等學校3所,中等專業學校7所、普通中學20所,特殊學校1所,職業中學25所,小學174所,幼兒園105所。在校學生9l 378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l 348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生3 895人,普通中學在校生29 052人,職業中學在校生11 553人,小學在校生46 646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98人;畢業班學生畢業率100%,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學齡前兒童入學率100%。
【人口 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人口484 720人,其中農業人口 298 486人,非農業人口186 234人??側丝诒壬夏暝黾?4 934人,增長3.2%。全市人口出生率12.56‰,比上年下降0.74個千分點;計劃生育率為99%,綜合節育率為92.5%。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繼續得到改善。全市城鎮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4 612元,增加501元,增長12.2%,考慮價格下降因素,實際增長16.6%;農民人均純收入2 438元,比上年增加248元,實際增長11.2%。全年職工工資總額為35 674萬元,比上年增長12.1%;全市人均工資4 892元,比上年增長12.05%,其中:企業職工平均工資4 891元,事業單位人均工資4 969元,國家機關人均工資4 713元。
【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自治區政府批準建立的省級開發區。創建于1992年,規劃總面積8 389畝,由萬豐、宏興、章嘉廟三片組成,其中萬豐區位于市區西部,作為整個開發區的啟動區,總面積5 389畝,為無污染的加工企業和高新技術開發區。按照“統一規劃、綜合開發、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設、分期實施”的工作方針,堅持“以地為本、自費開發、滾動發展”的原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先行開發萬豐片,將其作為啟動區。建區6年來,不斷加強硬環境建設,累計投資近5 100萬元,先后開通4條主干道。鋪設黑色路面12萬平方米,長9公里。開通2 000對程控電話,開辟8條綠化帶,建成開發區公園和游樂園。高標準花園小區正在建設之中。完成并啟動長達1公里,建筑面積17 680平方米農民商業一條街。開發區堅持科技為先導,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重點,以推動全盟、全市經濟騰飛和產業整體優化為總體戰略,利用“外資、外智、外力”,堅持內引外聯、外引內聯、雙向開放、共同發展的原則,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招商引資,因地制宜,走“大中小”一齊上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路子。至年底,共引進企業148家,私營門點276戶,引進資金7.5億元,從業人員6 000人,累計實現產值30億元,實現利稅累計2.4億元,上繳稅金2 700多萬元。1998年實現產值8.6億元,實現利稅7 200萬元,上繳稅金650萬元,出口創匯1.2億元。該區已基本上形成羊絨分梳加工,糧油飼料加工、飲料食品加工、建筑建材加工、汽車修配貿易5大系列。主要產品有100多種,以無毛絨、絨毛制品、飼料、雕漆家俱、玻璃、番茄醬、瓜籽等產品為代表的一批拳頭產品,受到國內外消費者青睞。維信羊絨制品,昌森、豐河瓜籽,宇龍、戎霸羊絨制品,古藝雕刻等10多種產品,榮獲國家、自治區名優產品和名優商標,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及國際獎金。開發區名優產品和名優商標,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及國際獎金。開發區經濟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總體實力得到不斷增加。上年12月萬豐開發區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示范區”。開發區多次被評為自治區、盟、市招商引資先進單位、發展鄉鎮企業和管理先進單位。自治區主要領導、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和其它省市及地區領導先后來開發區視察,受到好評。
(高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