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卷
【領導名錄】
旗委書記:張向陽
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國斌
旗 長:弓占維
政協主席:趙桂蓮(女)
【概述】 杭錦后旗地處河套平原西北角,南北長約87公里,東西寬約52公里。旗境東南隔黃河與伊克昭盟杭錦旗相望,北靠烏拉特后旗,東與臨河市毗鄰,東北角連烏拉特中旗,西和西南部與磴口縣接壤。全旗轄地1 767平方公里,總面積265.04萬畝,其中可耕地106.9萬畝(已耕地86萬畝),森林占地24.1萬畝,草牧場約48.6萬畝(已利用28.3萬畝),公路占地5.5萬畝,渠道占地10.8萬畝,沙漠占地約30萬畝,海子占地2.7萬畝,村莊占地約10萬畝,其它占地約5萬畝。該旗地處河套平原,引黃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宜耕宜牧。以烏拉河、楊家河、黃濟渠3大干渠和青慧等12條分干渠為骨干,與60道支渠、267道斗渠、4 100道農渠、13 900道毛渠,形成縱橫交錯的灌水渠系網絡,灌溉面積達152.44萬畝。旗境內總排干長65公里,一、二、三排干總長86.37公里,西缸等10大分干溝總長188.04公里。與之配套的有支溝52條,斗溝201條,農溝1 088條,毛溝10 468條。明溝排水控制面積210萬畝,260眼機井控制面積19.7萬畝。全旗已建成地塊成方(2畝以下)的渠、溝、田、林、路五配套農田75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90%。全旗98%的耕地引黃自流灌溉,2%的耕地井水或揚水灌溉。
【人口 民族】 全旗共有21個鄉鎮,165個行政村,1 047個農業合作社??倯魯禐?7 275戶;總人口為311 047人,其中蒙古族2 158人,回族2 200人,滿族370人,朝鮮族16人,達斡爾族15人,壯族5人,藏族21人,苗族3人,土家族18人,維吾爾族5人,鄂溫克族1人,瑤族1人,漢族306 234人。全旗國民生產總值174 40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222 656.7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43 269.7萬元,工業總產值79 387萬元;糧食總產34.59萬噸,糖料總產264 000噸,油料總產6 712萬公斤;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119.7萬頭(只);水果年產量2 547萬公斤;水產品年產量1 500噸;林木保存面積累計59.04萬畝,木材總蓄積量158.8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達24.3%,平原綠化達到全國先進旗縣標準。農機總動力225 400千瓦,農業人口人均擁有動力0.865千瓦。各類拖拉機13 704臺,其中大中型557臺,小型13 147臺,平均每4戶農民擁有1臺拖拉機。共有農用汽車199輛。在耕作總面積中,機耕面積87萬畝,達90%以上;機播面積72.5萬畝,達84%;機收面積25萬畝,達29%;機脫粒33.5萬噸,機鋪膜30萬畝,機械植保70萬畝,機械農副產品加工?0萬噸,農機運輸2 160萬噸公里。用電量5 338萬千瓦小時。全旗農民人均純收入2 256元,城鎮市民人均純收入3 677元;全旗財政收入9 437萬元。鄉鎮企業完成產值29.2億元,上繳稅金2 186萬元。全旗個體工商戶發展到8 043戶。從業人員達12 900人;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89戶,注冊資金3 949萬元。
【交通 郵電】 全年共修建旗、鄉、村公路600多公里,完成總長800多公里的旗、鄉、村、社四級公路網建設,21個鄉鎮全部開通程控電話,實現村村通車、通郵,有70多個自然村開通程控電話,電話總用戶達7 200戶,電話普遍宰達18%。陜壩110千伏變電站增容工程和35千伏東郊變電站全部建成,保證了全旗生產、生活正常用電,基本完成村鎮規劃建設“路、街、巷”三打通任務。為解決村莊建設嚴重浪費土地現象,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在全旗農村全面開展小康村建設,按照“錢、房、樹、路、溝、墻”六大硬件和“計劃生育不超標”、“社會治安狀況好”、“人的文化程度高”三大軟件為核心的建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全旗達小康一步標準的有605個村,占總村數的57.45%,達二步標準的有123個村,占總村數的11.68%。
【科教文衛】 按照國家農科教結合示范和自治區“百鄉干村示范工程”的標準和要求,組織開展“萬千百”農業科技綜合試驗示范工程和“九個一”富民工程,農業科技含量在全國和全區處于領先地位。杭后被評為“國家科委重點聯系旗”、“自治區科普文明旗”、全國、全區“科技工作先進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提前一年通過國家驗收。在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中成績顯著,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旗縣”和“國家鍛煉標準先進旗縣”。全旗共有各類學校201所,在校學生55 255人;共有醫院26所,床位487張,衛技人員586人。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旗、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基本形成,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水平顯著提高。計劃生育率達到98.7%,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達到11.5‰和6.11‰。廣播電視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鄉有線電視入網突破1萬戶。
【環?!?SPAN lang=EN-US> 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加大資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面水質達到國家五級標準。積極組織實施"380飲水工程”,受益人口達到八萬多人。城鎮和農村居民均居住面積分別達到15平方米和22.7平方米。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7.3億元,人均儲蓄2 400元。至年底,共有19 407名貧困人口解決溫飽,脫貧率達到90%以上。
【商貿】 對外開放工作取得新進展:在上海舉辦招商引資新聞發布會,在西安舉辦東西部投資與合作經濟貿易洽談會,參加大連出口商品交易會和長沙經貿洽談會,全旗共引進項目36個,資金8 000萬元。
【工業】 全旗主要工業企業有:河套酒廠、機械廠、農機廠、造紙廠、乳品廠、火柴廠、印刷廠、副食品廠、糖廠、飼料公司、面粉廠、自來水廠、地毯廠、民族刺繡服裝廠、建材廠、機動車制造廠、花炮廠、頭道橋預制廠、南渠暖氣片廠、塑料制品廠、房地產開發總公司、建筑一公司、建筑二公司等。主要工業產品及其年產量:白酒9 474噸、面粉18 713噸、機制紙2 610噸、植物油8 707噸、塑料制品440噸、暖氣片2 332噸、磚18 688萬塊、奶制品544噸、火柴4萬件、地毯2 480平方米、布鞋9萬雙、糖11 705噸、機動脫粒機170臺。技術監督副業有較快發展,被自治區首批確定為30個消滅無標生產旗縣之一,標準覆蓋率達到98%,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居全盟第一位。杭后蘋果梨年產1 750萬公斤,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優質水果,遠銷國內10多個省市,并大量出口到蒙古、香港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歷經四十多年2代人的艱苦創業,已成為擁有總資產2億元,占地26萬平方米,年產純糧白酒兩萬噸的國家大型企業,自治區優秀企業、先進企業和37戶重點企業之一。生產的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具有統一供暖供氣的動力系統、微機勾兌調味系統、微機管理信息系統籌現代化生產管理設備;科研技術力量日益壯大,形成獨具特色的白酒生產工藝,是自治區白酒行業唯一的科技先導型企業,被確定為自治區級技術中心的企業;產品品種不斷增多,發展為三大系列、三個檔次、6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風格獨特,一直沿用固態發酵純糧釀制的傳統工藝。主導產品“河套老窖”獲巴黎國際金獎,中國馳名白酒精品獎,是自治區首批名牌產品;“河套宴酒”被評為自治區名牌產品;“御膳酒”被國家衛生部列為保健酒;公司是自治區唯一通過IS09002質量體系和產品“雙認證”的廠家。銷售市場逐年擴大,形成以巴盟和自治區西部、周邊地區為基地,輻射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營銷網絡。企業知名度不斷提高,不少領導、專家、學者、新聞社團親臨視察,并題詞鼓勵。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會副委員長布赫曾兩次來企業視察指導工作,先后六次為企業題詞。企業經濟效益連年增長,1995~1998年連續四年位居巴盟企業利稅榜首,是地方財政支柱企業。企業實力不斷壯大,輻射帶動能力日益增強,已發展成以釀酒為主,兼有建筑業、養殖業、塑鋼門窗和包裝物制造業、廣告業、純凈水生產、葡萄酒生產、保健酒生產、房地產開發等多項產業的集團公司。精神文明不斷進步,一個花園式工廠初步形成,上年被評為自治區級文明企業。
【內蒙古永欣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是自治區西部最大的現代化乳品加工企業,公司總資產1 200多萬元,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日處理鮮奶40噸,主導產品“陰山”牌系列奶粉是以河套平原所產的無污染優質鮮牛奶為原料,采取先進工藝生產的乳制精品,自投放市場以來,以其“天然純真”的優良品質屢獲殊榮。1991年榮獲首屆中國國貨精品博覽會優秀獎,1997在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全國乳制品統檢中獲“特級品”殊榮,并被自治區質量監督檢驗所推薦為名優產品上榜品牌,同年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評為“知名企業知名品牌”?!瓣幧健迸颇谭垡研纬蓮娀癄I養型、普通型和乳飲料類三個系列、十幾個花色品種比較完善的產品格局,能較好滿足各階層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造紙廠】 產品遠銷廣東、海南、陜西、甘肅、東北等地,擁有固定用戶100多家。造紙廠與內蒙古農牧學院共同研制開發的NH—825高效水果保鮮紙可將水果的保鮮期延長180天,填補了自治區一項空白。
【民族刺繡服裝廠】 與瑞典公司合資建立諾迪克服裝有限公司,其產品除被廣州南方航空公司、北京國際民航、內蒙古國航和北京下花園發電廠大批量定購外,還遠銷瑞典、俄羅斯等國。該廠生產的“紅都”牌高檔西裝榮獲1994年“全國十大名牌西裝”稱號。
【地毯廠】 生產的“乾隆”120道、150道地毯打入國際市場,榮獲1990年全國同行業質量評比優秀獎。
(黃吉祿)
【領導名錄】
旗委書記:張向陽
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國斌
旗 長:弓占維
政協主席:趙桂蓮(女)
【概述】 杭錦后旗地處河套平原西北角,南北長約87公里,東西寬約52公里。旗境東南隔黃河與伊克昭盟杭錦旗相望,北靠烏拉特后旗,東與臨河市毗鄰,東北角連烏拉特中旗,西和西南部與磴口縣接壤。全旗轄地1 767平方公里,總面積265.04萬畝,其中可耕地106.9萬畝(已耕地86萬畝),森林占地24.1萬畝,草牧場約48.6萬畝(已利用28.3萬畝),公路占地5.5萬畝,渠道占地10.8萬畝,沙漠占地約30萬畝,海子占地2.7萬畝,村莊占地約10萬畝,其它占地約5萬畝。該旗地處河套平原,引黃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宜耕宜牧。以烏拉河、楊家河、黃濟渠3大干渠和青慧等12條分干渠為骨干,與60道支渠、267道斗渠、4 100道農渠、13 900道毛渠,形成縱橫交錯的灌水渠系網絡,灌溉面積達152.44萬畝。旗境內總排干長65公里,一、二、三排干總長86.37公里,西缸等10大分干溝總長188.04公里。與之配套的有支溝52條,斗溝201條,農溝1 088條,毛溝10 468條。明溝排水控制面積210萬畝,260眼機井控制面積19.7萬畝。全旗已建成地塊成方(2畝以下)的渠、溝、田、林、路五配套農田75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90%。全旗98%的耕地引黃自流灌溉,2%的耕地井水或揚水灌溉。
【人口 民族】 全旗共有21個鄉鎮,165個行政村,1 047個農業合作社??倯魯禐?7 275戶;總人口為311 047人,其中蒙古族2 158人,回族2 200人,滿族370人,朝鮮族16人,達斡爾族15人,壯族5人,藏族21人,苗族3人,土家族18人,維吾爾族5人,鄂溫克族1人,瑤族1人,漢族306 234人。全旗國民生產總值174 40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222 656.7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43 269.7萬元,工業總產值79 387萬元;糧食總產34.59萬噸,糖料總產264 000噸,油料總產6 712萬公斤;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119.7萬頭(只);水果年產量2 547萬公斤;水產品年產量1 500噸;林木保存面積累計59.04萬畝,木材總蓄積量158.8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達24.3%,平原綠化達到全國先進旗縣標準。農機總動力225 400千瓦,農業人口人均擁有動力0.865千瓦。各類拖拉機13 704臺,其中大中型557臺,小型13 147臺,平均每4戶農民擁有1臺拖拉機。共有農用汽車199輛。在耕作總面積中,機耕面積87萬畝,達90%以上;機播面積72.5萬畝,達84%;機收面積25萬畝,達29%;機脫粒33.5萬噸,機鋪膜30萬畝,機械植保70萬畝,機械農副產品加工?0萬噸,農機運輸2 160萬噸公里。用電量5 338萬千瓦小時。全旗農民人均純收入2 256元,城鎮市民人均純收入3 677元;全旗財政收入9 437萬元。鄉鎮企業完成產值29.2億元,上繳稅金2 186萬元。全旗個體工商戶發展到8 043戶。從業人員達12 900人;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89戶,注冊資金3 949萬元。
【交通 郵電】 全年共修建旗、鄉、村公路600多公里,完成總長800多公里的旗、鄉、村、社四級公路網建設,21個鄉鎮全部開通程控電話,實現村村通車、通郵,有70多個自然村開通程控電話,電話總用戶達7 200戶,電話普遍宰達18%。陜壩110千伏變電站增容工程和35千伏東郊變電站全部建成,保證了全旗生產、生活正常用電,基本完成村鎮規劃建設“路、街、巷”三打通任務。為解決村莊建設嚴重浪費土地現象,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在全旗農村全面開展小康村建設,按照“錢、房、樹、路、溝、墻”六大硬件和“計劃生育不超標”、“社會治安狀況好”、“人的文化程度高”三大軟件為核心的建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全旗達小康一步標準的有605個村,占總村數的57.45%,達二步標準的有123個村,占總村數的11.68%。
【科教文衛】 按照國家農科教結合示范和自治區“百鄉干村示范工程”的標準和要求,組織開展“萬千百”農業科技綜合試驗示范工程和“九個一”富民工程,農業科技含量在全國和全區處于領先地位。杭后被評為“國家科委重點聯系旗”、“自治區科普文明旗”、全國、全區“科技工作先進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提前一年通過國家驗收。在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中成績顯著,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旗縣”和“國家鍛煉標準先進旗縣”。全旗共有各類學校201所,在校學生55 255人;共有醫院26所,床位487張,衛技人員586人。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旗、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基本形成,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水平顯著提高。計劃生育率達到98.7%,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達到11.5‰和6.11‰。廣播電視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鄉有線電視入網突破1萬戶。
【環?!?SPAN lang=EN-US> 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加大資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面水質達到國家五級標準。積極組織實施"380飲水工程”,受益人口達到八萬多人。城鎮和農村居民均居住面積分別達到15平方米和22.7平方米。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7.3億元,人均儲蓄2 400元。至年底,共有19 407名貧困人口解決溫飽,脫貧率達到90%以上。
【商貿】 對外開放工作取得新進展:在上海舉辦招商引資新聞發布會,在西安舉辦東西部投資與合作經濟貿易洽談會,參加大連出口商品交易會和長沙經貿洽談會,全旗共引進項目36個,資金8 000萬元。
【工業】 全旗主要工業企業有:河套酒廠、機械廠、農機廠、造紙廠、乳品廠、火柴廠、印刷廠、副食品廠、糖廠、飼料公司、面粉廠、自來水廠、地毯廠、民族刺繡服裝廠、建材廠、機動車制造廠、花炮廠、頭道橋預制廠、南渠暖氣片廠、塑料制品廠、房地產開發總公司、建筑一公司、建筑二公司等。主要工業產品及其年產量:白酒9 474噸、面粉18 713噸、機制紙2 610噸、植物油8 707噸、塑料制品440噸、暖氣片2 332噸、磚18 688萬塊、奶制品544噸、火柴4萬件、地毯2 480平方米、布鞋9萬雙、糖11 705噸、機動脫粒機170臺。技術監督副業有較快發展,被自治區首批確定為30個消滅無標生產旗縣之一,標準覆蓋率達到98%,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居全盟第一位。杭后蘋果梨年產1 750萬公斤,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優質水果,遠銷國內10多個省市,并大量出口到蒙古、香港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歷經四十多年2代人的艱苦創業,已成為擁有總資產2億元,占地26萬平方米,年產純糧白酒兩萬噸的國家大型企業,自治區優秀企業、先進企業和37戶重點企業之一。生產的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具有統一供暖供氣的動力系統、微機勾兌調味系統、微機管理信息系統籌現代化生產管理設備;科研技術力量日益壯大,形成獨具特色的白酒生產工藝,是自治區白酒行業唯一的科技先導型企業,被確定為自治區級技術中心的企業;產品品種不斷增多,發展為三大系列、三個檔次、6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風格獨特,一直沿用固態發酵純糧釀制的傳統工藝。主導產品“河套老窖”獲巴黎國際金獎,中國馳名白酒精品獎,是自治區首批名牌產品;“河套宴酒”被評為自治區名牌產品;“御膳酒”被國家衛生部列為保健酒;公司是自治區唯一通過IS09002質量體系和產品“雙認證”的廠家。銷售市場逐年擴大,形成以巴盟和自治區西部、周邊地區為基地,輻射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營銷網絡。企業知名度不斷提高,不少領導、專家、學者、新聞社團親臨視察,并題詞鼓勵。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會副委員長布赫曾兩次來企業視察指導工作,先后六次為企業題詞。企業經濟效益連年增長,1995~1998年連續四年位居巴盟企業利稅榜首,是地方財政支柱企業。企業實力不斷壯大,輻射帶動能力日益增強,已發展成以釀酒為主,兼有建筑業、養殖業、塑鋼門窗和包裝物制造業、廣告業、純凈水生產、葡萄酒生產、保健酒生產、房地產開發等多項產業的集團公司。精神文明不斷進步,一個花園式工廠初步形成,上年被評為自治區級文明企業。
【內蒙古永欣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是自治區西部最大的現代化乳品加工企業,公司總資產1 200多萬元,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日處理鮮奶40噸,主導產品“陰山”牌系列奶粉是以河套平原所產的無污染優質鮮牛奶為原料,采取先進工藝生產的乳制精品,自投放市場以來,以其“天然純真”的優良品質屢獲殊榮。1991年榮獲首屆中國國貨精品博覽會優秀獎,1997在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全國乳制品統檢中獲“特級品”殊榮,并被自治區質量監督檢驗所推薦為名優產品上榜品牌,同年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評為“知名企業知名品牌”?!瓣幧健迸颇谭垡研纬蓮娀癄I養型、普通型和乳飲料類三個系列、十幾個花色品種比較完善的產品格局,能較好滿足各階層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造紙廠】 產品遠銷廣東、海南、陜西、甘肅、東北等地,擁有固定用戶100多家。造紙廠與內蒙古農牧學院共同研制開發的NH—825高效水果保鮮紙可將水果的保鮮期延長180天,填補了自治區一項空白。
【民族刺繡服裝廠】 與瑞典公司合資建立諾迪克服裝有限公司,其產品除被廣州南方航空公司、北京國際民航、內蒙古國航和北京下花園發電廠大批量定購外,還遠銷瑞典、俄羅斯等國。該廠生產的“紅都”牌高檔西裝榮獲1994年“全國十大名牌西裝”稱號。
【地毯廠】 生產的“乾隆”120道、150道地毯打入國際市場,榮獲1990年全國同行業質量評比優秀獎。
(黃吉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