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卷
【領導名錄】
旗委書記:張德柱(蒙古族11月免)
布 仁(蒙古族11月任)
人大常委會主任:那木吉拉(鄂溫克族)
旗 長:杜 古(鄂溫克族)
政協主席:圖木熱(達斡爾族)
【概述】 鄂溫克族自治旗位于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草原南端,東臨牙克石,南依峰巒疊嶂的大興安嶺,與扎蘭屯市及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交界,西靠新巴爾虎左旗,北與海拉爾市和陳巴爾虎旗相連。全境東西寬173.25公里,南北長187.75公里,總面積18 726.85平方公里,占呼倫貝爾盟總面積的7.67%。其中,林地面積4 818.55平方公里,草場面積12 894.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5.21平方公里,居民點及工礦用地90.6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600.084平方公里,交通用地34.34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62.91平方公里。全旗轄7個蘇木、3個鎮、1個礦區、1個民族鄉,即輝蘇木、北輝蘇木、伊敏蘇木、孟根楚魯蘇木、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巴彥嵯崗蘇木、巴彥托海鎮、伊敏河鎮、紅花爾基鎮、大雁礦區、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巴彥托海鎮是旗黨政機關駐地,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區內駐有國家煤炭企業大雁礦務局、國家煤電聯營試點企業伊敏華能東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盟屬縣級林業企業紅花爾基林業局黨政機關、部分重點企事業單位和紅花爾基、輝河、頭道橋、寶根圖4個林場及自治區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所屬綽爾、綽源、阿爾山林業局的8個林場及牙克石市管轄的梨子山、中道山、塔爾氣3個鐵礦。全旗總人口146 458人,其中男性77 069人,占總人口的52.6%,女性69 389人,占總人口的47.4%,少數民族人口55 439人,占總人口的37.9%,在少數民族人口中,鄂溫克族9 571人,達斡爾族14 695人,蒙古族25 287人,回族1 428人,滿族3 083人,朝鮮族181人,其他少數民族474人。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3 695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完成7 852元。財政收入在上年突破億元大關的基礎上,再創佳績,全年完成財政收入13 332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 367萬元。
【農牧業】 進入良性循環軌道,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后與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蒙古、俄羅斯等國家以及國內客商合作洽談,在草業、青草保鮮技術、牲畜改良、草場改良和畜產品加工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全旗牧業年度牲畜總數達525 188頭(只),年末牲畜存欄366 111頭(只),分別比上年增加 49 645頭(只)和11 435頭(只)。良種及改良種牲畜27.1萬頭(只),占牲畜總數的74%。牲畜出欄率47.2%,肉類產量8 549噸,牛奶產量43 468噸,羊絨毛產量393噸。全旗農作物播種面積47 407公頃,其中小麥33 968公頃。糧食總產量71 775噸,其中小麥71 333噸。全旗農牧業機械總動力83 569.8千瓦,農用拖拉機發展到3 222臺,49 082千瓦。
【工業】 已初步建成以大雁、伊敏兩大統配煤礦為支柱企業,以煤炭和畜產品加工業為骨干力量,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經濟體系。到年末,全旗工業總產值完成34 304萬元。
【城鄉建設】 年內又投巨資進一步完善全旗城鄉基礎設施,已建成鎮內道路114.6公里,137.5萬平方米,供水管道86.5公里,排水管道92.6公里,自來水用戶達到2.5萬戶。園林綠化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建成以各鎮中央路為主軸線的綠化長廊,形成以公共綠地和各單位庭院綠化為重點,各類綠地景點相連,城鎮園林與人造景觀融為一體。全旗綠地面積748.6公頃,綠化覆蓋率達22%,人均公共綠地4.5平方米,有2座公園。
【文教 衛生】 全旗有學校50所,其中小學35所、普通中學13所、職業中學2所,在校生24 262人,教師1 684人。是年,已有10幢教學樓和1幢“園丁樓”拔地而起。全旗有各類衛生機構27個,醫療衛生人員1 216人,床位709張。有各類文化事業單位15個,其中電影放映單位1個,專業藝術團體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1個,圖書館1個。全旗廣播、電視覆蓋率均達95%以上。有49個單位晉升自治區級檔案管理先進單位。繼上年出版《鄂溫克族自治旗志》的基礎上,先后出版《中共鄂溫克族自治旗黨史大事記》和《鄂溫克族自治旗政協志札
【人民生活】 全旗居民可支配收入3 789萬元,職工工資總額21 427萬元,人均工資8 247元,在自治區各旗市中列第2位。牧民人均收入2 916元,在自治區各旗市中排第11位。牧民收入渠道不斷拓寬,由過去單一的畜牧業向農工貿一體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在牧民收入中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摩托車、小汽車、程控電話、移動電話進入尋常百姓家。牧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人均居住面積8.8平方米,寬敞明亮、磚瓦結構的住房已取代蒙古包。
(杜 彪)
【領導名錄】
旗委書記:張德柱(蒙古族11月免)
布 仁(蒙古族11月任)
人大常委會主任:那木吉拉(鄂溫克族)
旗 長:杜 古(鄂溫克族)
政協主席:圖木熱(達斡爾族)
【概述】 鄂溫克族自治旗位于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草原南端,東臨牙克石,南依峰巒疊嶂的大興安嶺,與扎蘭屯市及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交界,西靠新巴爾虎左旗,北與海拉爾市和陳巴爾虎旗相連。全境東西寬173.25公里,南北長187.75公里,總面積18 726.85平方公里,占呼倫貝爾盟總面積的7.67%。其中,林地面積4 818.55平方公里,草場面積12 894.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5.21平方公里,居民點及工礦用地90.6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600.084平方公里,交通用地34.34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62.91平方公里。全旗轄7個蘇木、3個鎮、1個礦區、1個民族鄉,即輝蘇木、北輝蘇木、伊敏蘇木、孟根楚魯蘇木、錫尼河東蘇木、錫尼河西蘇木、巴彥嵯崗蘇木、巴彥托海鎮、伊敏河鎮、紅花爾基鎮、大雁礦區、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巴彥托海鎮是旗黨政機關駐地,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區內駐有國家煤炭企業大雁礦務局、國家煤電聯營試點企業伊敏華能東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盟屬縣級林業企業紅花爾基林業局黨政機關、部分重點企事業單位和紅花爾基、輝河、頭道橋、寶根圖4個林場及自治區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所屬綽爾、綽源、阿爾山林業局的8個林場及牙克石市管轄的梨子山、中道山、塔爾氣3個鐵礦。全旗總人口146 458人,其中男性77 069人,占總人口的52.6%,女性69 389人,占總人口的47.4%,少數民族人口55 439人,占總人口的37.9%,在少數民族人口中,鄂溫克族9 571人,達斡爾族14 695人,蒙古族25 287人,回族1 428人,滿族3 083人,朝鮮族181人,其他少數民族474人。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3 695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完成7 852元。財政收入在上年突破億元大關的基礎上,再創佳績,全年完成財政收入13 332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 367萬元。
【農牧業】 進入良性循環軌道,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后與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蒙古、俄羅斯等國家以及國內客商合作洽談,在草業、青草保鮮技術、牲畜改良、草場改良和畜產品加工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全旗牧業年度牲畜總數達525 188頭(只),年末牲畜存欄366 111頭(只),分別比上年增加 49 645頭(只)和11 435頭(只)。良種及改良種牲畜27.1萬頭(只),占牲畜總數的74%。牲畜出欄率47.2%,肉類產量8 549噸,牛奶產量43 468噸,羊絨毛產量393噸。全旗農作物播種面積47 407公頃,其中小麥33 968公頃。糧食總產量71 775噸,其中小麥71 333噸。全旗農牧業機械總動力83 569.8千瓦,農用拖拉機發展到3 222臺,49 082千瓦。
【工業】 已初步建成以大雁、伊敏兩大統配煤礦為支柱企業,以煤炭和畜產品加工業為骨干力量,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經濟體系。到年末,全旗工業總產值完成34 304萬元。
【城鄉建設】 年內又投巨資進一步完善全旗城鄉基礎設施,已建成鎮內道路114.6公里,137.5萬平方米,供水管道86.5公里,排水管道92.6公里,自來水用戶達到2.5萬戶。園林綠化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建成以各鎮中央路為主軸線的綠化長廊,形成以公共綠地和各單位庭院綠化為重點,各類綠地景點相連,城鎮園林與人造景觀融為一體。全旗綠地面積748.6公頃,綠化覆蓋率達22%,人均公共綠地4.5平方米,有2座公園。
【文教 衛生】 全旗有學校50所,其中小學35所、普通中學13所、職業中學2所,在校生24 262人,教師1 684人。是年,已有10幢教學樓和1幢“園丁樓”拔地而起。全旗有各類衛生機構27個,醫療衛生人員1 216人,床位709張。有各類文化事業單位15個,其中電影放映單位1個,專業藝術團體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1個,圖書館1個。全旗廣播、電視覆蓋率均達95%以上。有49個單位晉升自治區級檔案管理先進單位。繼上年出版《鄂溫克族自治旗志》的基礎上,先后出版《中共鄂溫克族自治旗黨史大事記》和《鄂溫克族自治旗政協志札
【人民生活】 全旗居民可支配收入3 789萬元,職工工資總額21 427萬元,人均工資8 247元,在自治區各旗市中列第2位。牧民人均收入2 916元,在自治區各旗市中排第11位。牧民收入渠道不斷拓寬,由過去單一的畜牧業向農工貿一體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在牧民收入中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摩托車、小汽車、程控電話、移動電話進入尋常百姓家。牧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人均居住面積8.8平方米,寬敞明亮、磚瓦結構的住房已取代蒙古包。
(杜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