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卷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黨校】
黨委書記:夏連仲
常務副校長:于德水
黨委副書記
紀委副書記
副 校 長
副 校 長:白明虎
馮 旺(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學院領導名錄】
常務副院長:夏連仲
副 院 長:于德水
白明虎
馮 旺(蒙古族)
【建校50年慶?;顒?/SPAN>】 內蒙古黨校于1948年11月7日成立。建校50年來,累計輪訓、培訓各族干部40 100人,其中蒙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干部11 000多人,為自治區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領導骨干和理論人才。為了總結辦學經驗,激勵教職工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辦好黨校,自治區黨校從5月1日開始陸續開展了一系列慶?;顒?,主要有:校慶運動會、建校50年成就展覽、理論研討會、“6·29"畢業典禮、“7·17”全校教職工大會、“8·15"建校50周年慶祝大會。自治區黨委、政府、人大、政協領導,中央黨校領導以及自治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兄弟省市黨校領導共1 200余人參加了慶祝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會副委員長布赫,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明祖,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府主席云布龍,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劉云山,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丁華題詞。中央黨校和青海省省長、原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黨校校長分別發來賀信。內蒙古黨校以50年校慶為契機,把校慶活動與學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辦實事,推動了學校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的各項工作,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干部培訓】 黨校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精神,全年共舉辦兩期盟市廳局級領導干部進修班,兩期直屬機關處級干部進修班,兩期中青年干部研討班,兩期盟市旗縣領導干部工業管理、商業管理和城市管理培訓班,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并與有關部門、廳局聯合舉辦了自治區企業家高級研討班、中青年科技人才理論研究班、政協干部培訓班、老干部黨支部書記班、選調大學生培訓班等,共16個班次,輪訓和培訓791人。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關于舉辦不脫產學歷班,要學習經濟理論和經管知識的指示,全年招收經管、行管兩個專業、大專和后本兩個層次、漢語和蒙語兩種語言授課的學員10個班次700人。為培養邊遠牧區的少數民族干部,在阿拉善盟、錫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舉辦了蒙語授課大專班和后期本科班。行政學院舉辦了直屬機關處級國家公務員任職培訓班3期8個班次,培訓學員303人;和有關廳局合辦專門知識培訓班兩期,參訓200多人。函授分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胡錦濤“7·22"批示精神和1998年函授工作會議精神,學區和輔導站建設全面展開,有針對性地解決辦學中存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年,直屑學區錄取新生763人,其中領導干部在職研究生班35人;畢業學員941人。
【教學工作】 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加強教學組織管理工作。根據“一個中心、五個結合”的教學體系和按需施教原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和《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精神,突出抓主體班次教學內容的設計和調整,強化圍繞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中心任務辦學。重組鄧小平理論教學專題,進一步增加市場經濟、金融、內外經濟貿易和現代科技知識等教學內容。補充、完善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出臺課堂教學質量等次評估辦法,開展聽課活動。修訂了《內蒙古黨校、行政學院關于教師教學科研工作量的考核辦法》,加強教學科研的考核力度,規范考核程序。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開辟第二課堂。組織“短班”有針對性地就近進行社會考察,同時外請有關領導和專家在不同范圍作報告、講課達30余次。行政學院針對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實際需要,通過調查和研究,提出辦班新思路;針對正處級公務員熟悉行政協調工作的實際,開辦政府機構改革專題講座和研討,受到歡迎。加強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成立教學研究小組,專門就提高教學質量為校黨委提供決策依據。成功地組織全區黨校教學能手評比活動,并召開了全校(院)教學經驗交流會。加強了教材建設,成立教材編審委員會,制訂《教材編審委員會工作暫行條例》,負責全校教材編審工作。組織和支持出版教材10種,以及《教學參考》和《學習材料》等。
【科學研究】 年內,全校(院)共發表論文238篇,其中國家級27篇;出版學術著作14部。完成國家課題1項、自治區課題2項、校內課題12項。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4項、全國黨校系統第二屆理論研討會論文獎3項,獲自治區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理論研討會獎2項。慶祝建校50周年編輯出版了《內蒙古黨校50年》、《求實論壇》、《紅葉集》,還召開了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理論研討會和全區黨校系統理論研討會暨第二屆青年理論研討會。申報并獲準1999年自治區課題3項,確定校內課題12項?!独碚撗芯俊窛h文版堅持改革方向,重在提高質量,在開放辦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吨形鞑堪l展論壇》、《十五大后內蒙古經濟發展思路導向》、《國有企業改革若干問題》等欄目辦得有聲有色。蒙文版《理論研究》正式改為《理論文萃》,擴大了理論信息含量,增強可讀性。
【隊伍建設】 年內對校(院)內13名處級干部進行任免職工作。經學術委員會推薦,評審通過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其他副高3人。出臺了《內蒙古黨校、行政學院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青年教研骨干的實施辦法》,經校(院)人才選拔領導小組審議,校黨委確定了第一層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第二層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人,第三層次青年教研骨干2人,并向自治區“32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推薦報送了6人。圓滿完成了校(院)參照公務員序列職位說明書的編制,通過了黨委組織部參照辦的驗收。選拔2名處級干部分別到赤峰市寧城縣和伊克昭盟準格爾旗掛職鍛煉,選派3名教師到中央黨校進修。年末,全校(院)在職人員345人,其中專兼職教師123人,有教授12人、副教授等副高職41人、講師等中級職稱65人、助教等初級職稱34人。
【業務指導】 對下級黨校業務指導,重點抓了深入落實《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工作,對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和27所旗縣黨校以及2所企業黨校等33所黨校進行實地調查,形成調查報告,增強了業務指導的實效性。10月,組織全區黨校系統教學能手評比會,對盟市旗縣黨校教師練好內功,提高課堂講授水平,起到促進作用。
( ***)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黨校】
黨委書記:夏連仲
常務副校長:于德水
黨委副書記
紀委副書記
副 校 長
副 校 長:白明虎
馮 旺(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學院領導名錄】
常務副院長:夏連仲
副 院 長:于德水
白明虎
馮 旺(蒙古族)
【建校50年慶?;顒?/SPAN>】 內蒙古黨校于1948年11月7日成立。建校50年來,累計輪訓、培訓各族干部40 100人,其中蒙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干部11 000多人,為自治區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領導骨干和理論人才。為了總結辦學經驗,激勵教職工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辦好黨校,自治區黨校從5月1日開始陸續開展了一系列慶?;顒?,主要有:校慶運動會、建校50年成就展覽、理論研討會、“6·29"畢業典禮、“7·17”全校教職工大會、“8·15"建校50周年慶祝大會。自治區黨委、政府、人大、政協領導,中央黨校領導以及自治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兄弟省市黨校領導共1 200余人參加了慶祝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會副委員長布赫,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明祖,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府主席云布龍,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劉云山,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丁華題詞。中央黨校和青海省省長、原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黨校校長分別發來賀信。內蒙古黨校以50年校慶為契機,把校慶活動與學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辦實事,推動了學校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的各項工作,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干部培訓】 黨校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精神,全年共舉辦兩期盟市廳局級領導干部進修班,兩期直屬機關處級干部進修班,兩期中青年干部研討班,兩期盟市旗縣領導干部工業管理、商業管理和城市管理培訓班,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并與有關部門、廳局聯合舉辦了自治區企業家高級研討班、中青年科技人才理論研究班、政協干部培訓班、老干部黨支部書記班、選調大學生培訓班等,共16個班次,輪訓和培訓791人。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關于舉辦不脫產學歷班,要學習經濟理論和經管知識的指示,全年招收經管、行管兩個專業、大專和后本兩個層次、漢語和蒙語兩種語言授課的學員10個班次700人。為培養邊遠牧區的少數民族干部,在阿拉善盟、錫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舉辦了蒙語授課大專班和后期本科班。行政學院舉辦了直屬機關處級國家公務員任職培訓班3期8個班次,培訓學員303人;和有關廳局合辦專門知識培訓班兩期,參訓200多人。函授分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胡錦濤“7·22"批示精神和1998年函授工作會議精神,學區和輔導站建設全面展開,有針對性地解決辦學中存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年,直屑學區錄取新生763人,其中領導干部在職研究生班35人;畢業學員941人。
【教學工作】 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加強教學組織管理工作。根據“一個中心、五個結合”的教學體系和按需施教原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和《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精神,突出抓主體班次教學內容的設計和調整,強化圍繞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中心任務辦學。重組鄧小平理論教學專題,進一步增加市場經濟、金融、內外經濟貿易和現代科技知識等教學內容。補充、完善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出臺課堂教學質量等次評估辦法,開展聽課活動。修訂了《內蒙古黨校、行政學院關于教師教學科研工作量的考核辦法》,加強教學科研的考核力度,規范考核程序。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開辟第二課堂。組織“短班”有針對性地就近進行社會考察,同時外請有關領導和專家在不同范圍作報告、講課達30余次。行政學院針對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實際需要,通過調查和研究,提出辦班新思路;針對正處級公務員熟悉行政協調工作的實際,開辦政府機構改革專題講座和研討,受到歡迎。加強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成立教學研究小組,專門就提高教學質量為校黨委提供決策依據。成功地組織全區黨校教學能手評比活動,并召開了全校(院)教學經驗交流會。加強了教材建設,成立教材編審委員會,制訂《教材編審委員會工作暫行條例》,負責全校教材編審工作。組織和支持出版教材10種,以及《教學參考》和《學習材料》等。
【科學研究】 年內,全校(院)共發表論文238篇,其中國家級27篇;出版學術著作14部。完成國家課題1項、自治區課題2項、校內課題12項。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4項、全國黨校系統第二屆理論研討會論文獎3項,獲自治區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理論研討會獎2項。慶祝建校50周年編輯出版了《內蒙古黨校50年》、《求實論壇》、《紅葉集》,還召開了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理論研討會和全區黨校系統理論研討會暨第二屆青年理論研討會。申報并獲準1999年自治區課題3項,確定校內課題12項?!独碚撗芯俊窛h文版堅持改革方向,重在提高質量,在開放辦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吨形鞑堪l展論壇》、《十五大后內蒙古經濟發展思路導向》、《國有企業改革若干問題》等欄目辦得有聲有色。蒙文版《理論研究》正式改為《理論文萃》,擴大了理論信息含量,增強可讀性。
【隊伍建設】 年內對校(院)內13名處級干部進行任免職工作。經學術委員會推薦,評審通過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其他副高3人。出臺了《內蒙古黨校、行政學院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青年教研骨干的實施辦法》,經校(院)人才選拔領導小組審議,校黨委確定了第一層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第二層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人,第三層次青年教研骨干2人,并向自治區“32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推薦報送了6人。圓滿完成了校(院)參照公務員序列職位說明書的編制,通過了黨委組織部參照辦的驗收。選拔2名處級干部分別到赤峰市寧城縣和伊克昭盟準格爾旗掛職鍛煉,選派3名教師到中央黨校進修。年末,全校(院)在職人員345人,其中專兼職教師123人,有教授12人、副教授等副高職41人、講師等中級職稱65人、助教等初級職稱34人。
【業務指導】 對下級黨校業務指導,重點抓了深入落實《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工作,對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和27所旗縣黨校以及2所企業黨校等33所黨校進行實地調查,形成調查報告,增強了業務指導的實效性。10月,組織全區黨校系統教學能手評比會,對盟市旗縣黨校教師練好內功,提高課堂講授水平,起到促進作用。
( ***)